新闻中心

公益项目

思源·空中课堂

思源助学

扬帆计划

团善昌南

“微公益”凝聚志愿服务“群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08-27

格林达尔在哪里?2013年“六一”儿童节前后,一幅幅题为“寻找格林达尔”的电子公益海报出现在山东省诸城市的公交车站旁。海报上,一个小姑娘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神清澈,似乎有所企望,更远处的7个孩子呆望着前方,衣衫破旧——总之,看着让人揪心。

林达尔在哪里?一时间,这座城市开始传诵着这个动听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公益故事。事实上,取自一部动画片中小镇名的格林达尔,是小学老师林子丹创办的以义务支教为主的民间公益组织。海报正是借此美好寓意,宣传公益理念。

对林子丹来说,这实在是个意外的惊喜,“当会员打电话告诉我,团市委为我们免费制作的海报贴满大街小巷时,我真的非常激动”。

同样收获惊喜的,还有团诸城市委。从隔阂到良性互动,从陌生到伙伴关系,在与青年公益组织磨合的过程中,团诸城市委不仅完成了突破官办志愿服务瓶颈的初衷,而且开辟了“微公益”这一崭新的志愿服务路径。


隔阂:官办与民间,你们与我们

回到2012年之前,官办志愿服务活动所遭受的诸多瓶颈,一度让团诸城市委书记代辉备感困扰。

反思从一次例行公益活动开始。2011年植树节,团诸城市委首次采取组织化和社会化两种动员方式组织青年参加,并将植树现场特意做了安排,大的现场由组织化动员的青年参与,小的现场由社会化动员的青年参与。后者主要通过诸城最大的网络信息平台诸城信息港公开招募。

结果令人意外。组织化动员的青年基本都按要求来了,但社会化动员的到场青年人数与网上预期报名的人数差别很大,不仅如此,到场时间均大大晚于规定时间。代辉特地问了几位青年,他们坦言,官方组织的公益志愿服务贴着鲜明的功利标签,很多青年不愿参与其中,做官方形式化志愿服务的靶子。

我们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出现了一些诸如运作资金不足、青年参与度低、互动性差等新问题,加之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网络事件,使得官办公益志愿服务活动遭遇了空前信任危机,真正有需求的青年得不到有效帮助,无论是青年还是团组织积极性都有所下降。”代辉坦言。

彼时,格林达尔开始组队,并初具规模。林子丹回忆,最初,格林达尔蜗居在诸城一家杂乱的建材市场仓库角落,六七名成员信心满满,倾力公益,却对组织如何发展、如何筹款毫无头绪,甚至没有考虑过注册。

据龙城慈善义工协会这一诸城最大的慈善组织负责人杨浩楠回忆,当时该组织同样面临活动场地难找、资金匮乏的发展难题。

“那时,团市委和青年公益组织的关系,基本上就是每年他们的组织机构年检代码,到团市委盖章。一些没有注册的青年公益组织我们基本不知道,少数几个搞得较好的,偶尔会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一些年会等活动。可以说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互不了解,他们不了解团市委的工作职能,我们也不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代辉回忆。

有交集,却不乏隔阂;有需求,却缺乏资源互换——这是团诸城市委和青年公益组织旧时关系的真实写照。“那次社会化志愿服务尝试的结果,让我们开始反思:官方公益活动究竟能不能走社会化的路子?如果走,怎样才能成功?”代辉说。


共建:小善大效,献爱“微公益”

随着工作逐渐深入,团诸城市委发现,只有设计出一些有特色、影响力大的“微公益”活动,才能吸引全体社会青年的关注,并参与到其中来。2012年,团诸城市委在深入分析当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新形势的基础上,开始向以广参与、社会化、网络化为特点的“微公益”领域进行探索。

团诸城市委以“我们在一起”为主题,先后开展“爱心车队”、“国际志愿者日爱心义卖”、“征集微心愿献爱微公益”、“青年义工特别行动”等微公益活动进行“试水”。这些活动设计科学,简单易操作,最重要的是形式新颖,将参与者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破解了之前官办公益硬性摊派、公信力低的难题,逐渐在青年中赢得了口碑。

也正是在实践过程中,团诸城市委逐渐意识到青年公益组织正是“微公益”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品牌团体。这些组织的活动门槛低、社会动员能力强、活动形式为青年人喜闻乐见,与“微公益”理念高度契合。团组织与青年公益组织的隔阂开始逐渐消融。

对团组织而言,双方合作带来的变化令人欣喜,之前活动缺少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志愿者队伍,而现在活动前,在群里发个通知,报名参加的志愿者绝对够用,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人。这些组织的专业公益理念同样给了团组织不少启发。

此外,团市委开展的公益项目得以有效对接。通过企业化运作的诸城市青少年宫参与志愿服务岗的几十位老师多次参与“才艺公益行”系列活动,为偏远地区孩子送去才艺辅导和展示。

而青年公益组织也在收获着成长。在团诸城市委的协调下,格林达尔搬进了位于社会组织大楼的一间免费办公室,有了宽敞的办公条件。“代书记建议为规范发展,最好去注册,这是我们之前从没想过的”林子丹说,令她同样感激的是,在团市委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几家会员主动提出向格林达尔捐赠资金。

龙城慈善义工协会之前曾因场地问题屡屡受挫的义捐、义卖活动,如今有了来自团市委的公信力保证,得以顺利进行。“团市委建议我们财务公开,这让协会更为正规”杨浩楠说。

“对于一些想规范管理的组织,团市委帮助他们积极联系民政局,办理相关注册手续;对于没有活动场所如办公室的组织,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借助社会资源,解决问题;对于他们开展活动所涉及到需要协调的部门或宣传问题,我们给予帮助;对于资金问题,团市委主动将他们的公益活动和理念推荐给青年企业家协会有关热心公益的负责人,提供见面对接机会,促成公益合作”代辉介绍。

团诸城市委将这一合作模式归纳为“合力共建”。该模式在2013年“我们在一起新春送福”志愿服务活动和春季植树活动中均被证明卓有成效。


恪守:团组织幕后不跑前

在代辉看来,目前团组织和青年公益组织的关系“是各有所需、双赢的合作模式。从组织而言,是监管关系;从合作而言,更像是朋友,或者是伙伴关系。尤其对青年公益组织的领头人,我们更多是尊重、理解、沟通和关心,尽可能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互动关系,用一种人性化的关系定位来保持这种合作模式的活力和生命力。”

互动中,团诸城市委明确恪守三个原则:

引导不参与。即在青年公益组织运行过程中,团组织作为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尽量做到社会政治领域上正确引导,但不参与其具体运行和管理过程,真正使他们拥有自主定位、自主管理、自主活动的空间;

合作不搅合。即团组织明确开展的一些主题活动,大的主题活动团组织出资并联系活动相关方,青年公益组织出人;有些主题团日活动,团组织直接动员他们独立开展相关主题的活动。由此,合作带来双赢,彼此有序参与,积极合作,而不是无组织、无时间观念等对活动的搅合。

幕后不跑前。合作过程中,团组织尽量遵循站在幕后协调支持,设计活动主题,提供场地和道具,让“演员”自由自主发挥,这样的情境设计,更能凸显活动的实际效果,体现公益活动的人性化和人情味。

为了给更多的青年公益组织提供互动、交流、合作机会,使其走上规范化运行之路,团诸城市委于2012年建立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与此配套,2013年开展“寻找格林达尔”为题的活动,旨在寻找民间更多的青年公益组织。找到后,将其引进基地进行孵化,“达到青年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自我管理的终极目标”代辉说。

关于今后的工作规划,代辉介绍:“将继续深入推进‘我们在一起’微公益品牌活动,通过日常开展的团委书记恳谈日、团干部大走访等活动,倾听青年心声,反映青年诉求。同时,努力寻找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的有效结合,善于发现、培育、借用青年社会组织和自组织开展微公益,为微公益搭建更大的舞台”。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