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益项目

思源·空中课堂

思源助学

扬帆计划

团善昌南

公益电影《有一天》诞生记

来源:北京晨报    2014-10-15

一部电影,汇聚了斯琴高娃、周迅、徐帆、韩庚、冯绍峰、张涵予等知名演员,所有人零片酬、出品方零分账、一张门票5块钱。这部讲述了9个关照弱势群体儿童的电影名为《有一天》,它创造了中国公益电影史上的诸多第一次。几个月前,该片制片人、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负责人孙阿美曾在公司的高层会议上着急地拍桌子,因为当时她想通过这部电影“提高世界的温度”的想法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上周五,《有一天》在全国数百家影院为期一个月的上映期结束了,而这场特殊的爱心接力却并没有停下脚步。此刻孙阿美的心情格外明媚,“它又被激活了,以独特的方式续命。”

从筹备到完成用了900天

“我从2011年开始做公益基金的项目,在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用爱心人士捐出的‘零花钱’搭建‘零钱电影院’,让孩子们免费看电影。”与一般捐钱捐物的公益行为不同的是,孙阿美更关注精神扶贫,“大家的力量一般集中在捐钱捐物、医疗饮水,这些很需要,但电影对于一个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意义可能更深远,能开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扇门。”在“零钱电影院”的推广过程中,孙阿美开始思考更多的事情,“一部公益电影的影响比作公益的人去到处宣传发声的力量大得多。”

2012年年初,她决定要拍一部属于孩子们的电影,用这种轻松的方式传递公益理念。然而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最终完成却花了长达整整900天,过程一点都不轻松。“靠爱心人士捐的钱拍电影,以前没有人干过这事,我没有任何参考。我手头拿着几页特别简单的ppt,一家一家地敲门、介绍。很多人愿意给钱建电影院,但拍电影这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们不想干。”

曾经每天都面对拒绝

找不到编剧、导演、演员,每天都在面对拒绝,最长的一次是半年里项目没有人理,但孙阿美坚信这个局面有一天都能发生改变,“演员捐一天时间给我,观众能够拿出一天中的90分钟走进影院,所有看完电影的人对特殊群体的观念能有所改变,是我坚定做这部电影唯一的精神支柱。”随着韩庚第一个答应出演,大腕们纷纷走进《有一天》,负责收尾的是周迅。

“完成八个故事,我带着粗剪的片子向视频网站推荐,但没人感兴趣,连放都不愿意。我开始反思原因。这个时候想到周迅,她看得多、也热衷公益。我就带着片子去她家,她看完表示很意外。”让孙阿美引以为傲的是《有一天》中的故事都不悲情、不怜悯,“这些都是真人真事,我们不要大家的眼泪。”《疯狂的面包》中的顺利是一个智障儿童,最终当上了面包师,“他的原型曾经就在北京一个小宾馆干叠被子的活,其实他可以记账,也可以完成很精准的重量称量。只要社会稍加引导,大家会看到这些孩子有就业能力。”

“在没看剧本的情况下周迅说要拍最后一个故事。后来还捐出了她的婚礼,就是7月16日的‘One Night’公益晚会。周迅的筹款将投入到《有一天2》的拍摄中,她鼓励我拍下一部,每次见面都在问,‘有什么还需要帮助的?’”

为5元票价拍了桌子

有诸多大腕的加盟,《有一天》完全可以以正常的票价推广,将所得票房收益再投入到更多的公益项目理所应当,但《有一天》的票价却只有5块钱。“4年前我做过一次北京打工子弟走进电影院的活动,我发现孩子们都不坐下,因为他们没进过电影院,不知道折叠的座椅怎么坐。北京打工子弟家庭收入有限,贫困地区的就更不用说了。这部电影本身就是社会筹款实现的,不是要在票房上赚钱,而是要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能看。”

当下5块的票价对影院的压力很大,二三线城市放映厅全坐满才基本收回放映成本,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我在公司的一次高层会议上说我就是想‘提高世界的温度’,希望有人能帮我,当时有人嘲笑这句话幼稚,我有点急,还拍了桌子。没想到两个月后,老板王中磊就在一次院线大佬的会上用了我这句话,号召大家能加入进来。”

最终《有一天》登陆全国数百家影院,很多地方的学校、爱心人士都参与了包场活动。一个月后电影下档,但这场爱心接力并没有停止,“《有一天》找到了它独特的续命方式,从这周五开始到今年年底,北京紫光影院每个月将再排两天,而华谊院线也计划每月再拿出一天的档期,它又被激活了。”


报道链接: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4-10/13/content_314338.htm


返 回